Copyright © 烟台毓璜顶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 版权所有    

  电话:0535-6691999(总机)        地址:芝罘区毓东路20号

网站备案:鲁ICP备05035890号  

资讯详情

回归《伤寒论》本原

分类:
论文论著
2014/02/18 13:48
浏览量:

   《伤寒论》研究,历代医家追崇备至,以论证经者有之,以错简重订者有之,以气化论者有之,以方证分论者有之,如黄煌先生所说:“一本有一本的伤寒,各家有各家的仲景”。那么什么才是《伤寒论》的本原呢?
一、    学习《伤寒论》重新思考的若干问题
1.成书的具体年代。《伤寒论》理论成熟于那一年?写的是哪几年的发生的伤寒?
2.辨病脉证问题。《伤寒论》辨病脉证是明确的,但由于历代医家的理解和认识,发挥成辨病、辩脉证、辨证论治,没有了解仲景先师的本意。
从《伤寒论》各卷首题目可以找出答案。每一卷首名均为辨病脉证并治,只有卷四辨痉湿暍脉证并治,但痉湿暍本身就是三个病,但在《金匮要略》里又做了详细交待。《金匮要略》其他病也都是这样的体例。
3.关于三阴三阳和开阖枢的问题,《伤寒论》讲开阖枢吗?
4.关于治病、遣方和用药问题。《伤寒论》治法、组方用药原则源于《内经》没有问题,但是仲景是如何发挥的,其方剂出于何处,谴药源自何处?
5.气化问题。《伤寒论》讲气化吗?是如何体现的?
6.五脏六腑、经络问题。《伤寒论》对五脏六腑的描述凡见几处?与六经六气十二经脉如何对应?
7.脉象问题。《伤寒论》中的脉象特点是什么?是张志聪所说〖1〗:“所谓六经伤寒者,病在六气而见于脉,不入经俞,有从气分而入经者,什止二三”吗?
8.阴阳、荣卫气血津液问题。
9.表、里、半表半里问题。
10.传经问题。
11.并病合病问题。
12.坏病问题。
13.病发时间、治愈时间、欲解时间问题。
14.系统理论问题。
15.各种特殊治法(如刺法)应用问题。
16.历代医家《伤寒论》发挥问题。
等等。
二、    六病、六经与六气
1.六病
把《伤寒论》中的论述归于六病,历代有之。《伤寒论》是讲六病吗?非也。
首先《伤寒论》不只六个病,也不是六组病,大家可以找一找《伤寒论》里究竟有多少病。
其次,《伤寒论》讲的不是六病,是伤于寒的各种病。
第三,看《伤寒论》的论述,如太阳之为病,少阳之为病等等,讲的都不是太阳病、少阳病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?一个标点。如“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”。正确的标点应该是“太阳,病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”。看前面的标点,太阳病,……名为中风。中风是病,那么前面又说太阳病,这是什么逻辑呢?都是标点符号惹的祸,一个标点造成了千古错案。
2.六经
说《伤寒论》讲六经是正确的,在伤寒例中已有明确交待。《伤寒论•伤寒例第三》三阳经“此三经受病,未入于腑者,可汗而已”。三阴经“此三经受病,已入于腑,可下而已。”因此六经是存在的。后世刘河间在《伤寒直折》所言亦是。【2】
那么是六经病吗?也不是。
《伤寒论•伤寒例第三》“太阳受病也,当一二日发……阳明受病也,当二三日发……少阳受病也……当三四日发。……太阴受病也,当四五日发。……少阴受病也,当五六日发。……厥阴受病也…..当六七日发”。讲的是六经受病,六经是病位,所以不是六经病。
3.六气
《伤寒论》讲六气吗?仲景非常重视运气学说,在其原序中说:“夫天布五行,以运万类,人禀五常,以有五脏,经络腑俞,阴阳会通,玄冥幽微,变化难极……”。白云阁藏本《伤寒杂病论》载有《六气主客第三》一篇,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讲得非常清楚。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中做“图解运气图”,并引用《素问•五运行大论》并指出:“经曰:夫天地之气,胜复之作,不形于证诊。脉法曰:天地之变,无以脉诊,此之谓也。……仆亦留入式之法,加临五运六气、三阴三阳、标本、南北之政、司天在泉、主病,立成图局,易晓其义,又何不达于圣意哉!”张志聪云[1]:“所谓六经伤寒者,病在六气而见于脉,不入于经俞,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,什止二三,此《伤寒论》三大关目,学者所当体认者也。”如能看到桂林古本《伤寒杂病论》,也许会有新的收获。
六气是什么?太阳、少阳、阳明、太阴少阴,厥阴,在《伤寒论》各篇题目中交待很清楚,乃人身之六气,与天之六气相应。
成无己在《注释伤寒论》中说:“六经传变,三阴三阳之气皆和,大邪之气皆去,病人精神爽慧也。”因此,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《伤寒论》始终,存在于《伤寒论》灵魂之中。且在各卷之首业已明确交待清楚。六气就是太阳、少阳、阳明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这是人之六气,非天之六气,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六气而进行。
六气存在于六经之中,是六经的物质基础,升降出入,构成人的基本生命。如《素问•六徵旨大论》云:“出入废则神机化灭,升降息则气立孤危。故非出入,则无以生长壮老已;非升降,则无以生长化收藏。是以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。故器者,生化之宇,器散则分之,生化息矣。故无不出入,无不升降”。
三、    回归《伤寒论》本原
我们看到的《伤寒论》,原文是对的,论述是对的,方剂是对的,治法是对的。但是,有的是因为一个标点符号错了,造成理论解释全非;有的是解释方法不同,或从经,或从气化,或从方证,形成了自家学说,但都能自圆其说,说明什么问题呢?说明《伤寒论》是真理,真理无论从哪个方面去理解、解释都是对的,只是入门途径不同而已,且都能效之于临床,更能说明真理放在四海而皆准,《伤寒论》是真正的经典之作。
历代医家的注释和应用,都是对《伤寒论》的发挥,我们现在学的《伤寒论》是《伤寒论发挥》,不是《伤寒论》本原,我们当代人更是禁锢在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之中了。我们必须要回归《伤寒论》本原,梳理《伤寒论发挥》,学习《伤寒论》本原,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,在实践中去发展《伤寒论》的理论与精神。
参考文献
(1)张志聪,伤寒论集注,学苑出版社,北京,2009年9月第1版。
(2)朱昌荣,六经新释,光明中医2011(8):1534-1537。